4年一次的世界盃,給德國商家帶來了難得的發財機會,同時也給德國企業帶來了試驗各種高科技產品的大好機遇。
  
世界盃開幕後,北威州蓋爾森基爾欽裝備的西門子交通控制系統隨之投入使用。6月9日,約有5萬球迷前往蓋爾森基爾欽觀看波蘭與厄瓜多爾兩支球隊的比賽,球迷們有的開車,有的乘公車,也有的乘坐火車,路況異常複雜,對交通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。然而,該市投資約200萬歐元建立的交通引導系統,順利經受住了這一嚴峻考驗。
  
為讓世界領略德國領先的交通技術,從柏林到慕尼克等地,所有12個比賽城市的相關人員都在不辭勞苦地工作著。儘管這種比賽是一次性的,但是它們卻是在展示德國一流的高技術和科學水準。當然,德國企業這麼做的目的,也是想把生意做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。
  
事實上,每次體育盛會,無論是世界盃,還是奧運會,在技術創新方面都有新的突破。1974年的足球世界盃使德國普及了彩電。4年前,在日本和韓國舉辦的足球世界盃上,人們可以從網際網路上收看比賽實況,使網際網路成為電視的競爭媒體。這就是說,世界盃不僅在體育方面取得成就,在技術領域也獲得豐碩成果。
  
就技術而言,本次世界盃也是一場一系列新技術的較量。德國政府、聯邦州、市政和工業界為未來專案投入了數十億歐元,從智慧安全系統、Web為基礎的資訊服務、高解析度電視到交通引導系統。而交通引導系統的投入使用,密切地聯結了過去一直相互脫節的公路和鐵路交通
  
智慧交通系統採用了電訊和資訊技術智慧控制交通流量。自從2000年獲得2006世界盃舉辦權以來,德國在各比賽城市投入了1億歐元,建設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控制中心,交通引導系統將成千上萬的球迷順利引導到比賽現場。今年5月底,投資額高達5000萬歐元的交通專案投入使用。
  
這種被稱為“魯爾示範專案”的智慧交通控制系統,能同時指揮多特蒙德和蓋爾森基爾欽兩個城市的交通。平時,這兩個地區每天就有上百萬人開車上下班,還有約500萬流動人口。世界盃賽期間約增加了10萬名觀眾,交通管理任務十分艱巨。魯爾示範項目首次將所有高速公路、聯邦公路和鄉村公路的交通資訊聯網,並提供停車場空餘車位資訊、火車晚點和公車發車等資訊,具有如此多功能的交通管理系統在歐洲尚屬首例。系統的資訊採集來自於該地區的4500個測量點,大部分是預埋在公路上的感應帶(偵測器)。此外,還有約200個電子眼,可以利用由太陽能驅動的鐳射探頭測量交通流量和密度。
  
全部資訊採集點每小時能採集10萬個資訊,這些資訊通過光纜被輸送到埃森的示範專案調度中心,那裏的50台中央電腦對這些資料進行即時處理,提出最佳的交通管理建議。如果通往多特蒙德賽場的公路交通流量太大,交通管制中心便可用按鈕改變交通號誌,更改紅綠燈控制,讓球迷們改道。另外,觀眾還可以在途中用手機直接詢問合理的行車路線。如果需要,電腦可以告訴駕車人最近的輕軌車站和車站停車場停車位數量,但這種服務目前只限於在世界盃比賽城市提供。預計至2007年底,該系統將覆蓋整個萊因魯爾地區,並逐漸覆蓋全部德國。
  
世界盃另一比賽城市漢諾威,採用了另外一種交通控制模式,這裏正在對大眾汽車集團 IT子公司與博施、西門子和Vodafone聯合開發的Floating-Car-Data(FCD)進行試驗。該方法將汽車作為移動感測器,通過車上安裝的手機模組,不斷用SMS向交通指揮中心發送車輛所在位置、速度或停車資訊,通過對這些資訊的處理實施交通管理。
  
除交通引導和控制系統外,德國企業還希望對手機電視進行試驗,在比賽期間進行歐洲首次大範圍試驗。據悉,比賽期間德國電訊、Vodafone和E-plus等數家行動電信公司可以實現手機即時接收電視。UMTS移動通訊的不足之處是,設計時沒有考慮用手機調看網際網路上的視頻;發射技術DMB(數位多媒體廣播)與DVB-H(數位視頻)應當相容。德國電視2台和技術夥伴德國行動電視自5 月底開始在8個比賽城市試播電視圖像,示範試驗至8月底,但只是在柏林、漢堡、漢諾威和慕尼克4個城市。原計劃進行大範圍試驗,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流產。
  
目前,部分德國企業和研究人員已經把目光盯住下一次體育盛會——2008年北京奧運會,計畫於2008年前推出行動通訊系統“Compass2008”,主要用戶是外國人,除了向他們提供比賽資訊外,甚至可以用中文推薦風味餐館或計程車到達目的地等。
  
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的漢斯烏斯柴柯雷特認為,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將是一場大型高科技的演示會。

(科技日報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小0筆記:

1.這種交通引導系統,看起來好像沒有想像中先進。連接公路與鐵路交通,感覺上也只有資訊交換而已。
2.整合各運輸系統的資訊似乎已變成目前交通管理系統最重要的工作(嗯其實我在想,還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玩)
3.魯爾示範專案中的電子眼好像蠻神奇的..利用太陽能驅動,測量流量與密度,不知道好不好用...
4.為什麼他說的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不是很聰明呢?流量太大還需要人為控制按鈕改變號誌嗎...這不就很像警察在路口手動調時制...好像也不怎麼聰明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