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",一年一度的農曆八月十五"中秋"佳節留存著中國人獨特的思念親人的文化情懷,寫照了自古以來中秋節所具有的"愛國愛家"的傳統美德。 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,也是韓國、日本的傳統節日。韓國人又稱中秋節為"秋夕"或"感恩節"。"每逢佳節倍思親",韓國秉承了漢字文化圈的傳統,中秋節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。全國放五天假,也有公司採用串休的辦法使員工假期更長一些。韓國人極重孝道,中秋節子女能否回家拜見雙親長輩,是衡量子女孝順與否的重要尺度。因而在韓國,中秋這一天不論身在何處,即使再忙也都要趕回去,與家人團聚。這種方式頗像中國的春節。所以,臨近中秋,只有四千多萬人口的韓國就有三千多萬人在路上,高速公路也變成了汽車的海洋,平時一個小時能到的地方,這天也要花上五六個鐘頭甚至更多。
"秋夕"當天一家人團聚後,人們身著漂亮的韓服,開始舉行隆重的祭祀禮儀,把精心製作與買好的各種美食,如牛肉、魚、柿子、堅果等供品擺在祖先的牌位之前,敬獻祖先。接著去掃墓,祭奠親人,然後子孫給家中長輩磕頭,一起共用美餐。 晚上,韓國人和華人一樣也要出來賞月,韓國婦女們則聚集在月光下唱歌,並跳起舞蹈《羌羌水越來》。據說這種舞蹈起源於16世紀末,當時,為反抗日本侵略(中國史稱"援朝抗倭"戰爭),海軍名將李舜臣考慮到海防兵力不足,便讓婦女們在晚上圍著篝火成群跳舞,迷惑敵人,使敵人誤以為有重兵把守海岸。 中秋節是中韓兩國都有的節日,其淵源與中國也有密切關係,但在接納、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,韓國中秋的習俗、食俗已與中國有所不同:韓國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為感謝祖先帶來豐收而掃墓,而中國是在清明節掃墓;韓國中秋節的正餐是早餐,中國的晚餐是正餐;中秋節韓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吃月餅,而是吃特製的松餅;中秋節在中國不是法定節日,韓國則放假五天,是一年中放假最長的節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